镜中画面突然模糊,转而显现出一片草原,年轻的霍去病独自策马,突然口吐鲜血,坠马身亡。林夏倒吸一口冷气—这是史书记载的霍去病早逝!
"看什么这么入神?"李勇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。
林夏收起镜子:"未来的片段...李勇,你说百姓真的渴望继续打仗吗?"
李勇沉默片刻:"谁不想过太平日子?但匈奴年年犯边,不抵抗就是死。我父亲就死在匈奴刀下。"他握紧拳头,"可如今朝廷用兵太过,赋税太重,没死在匈奴手里的,倒要饿死在家中了。"
门外传来脚步声,沈墨带着药材和一个中年妇人回来了。妇人粗布衣裙,面容憔悴却眼神坚毅。
"这是周娘子,"沈墨介绍道,"她听说李勇病了,非要亲自来看看。"
周娘子向林夏点头致意,径直走到李勇床前,熟练地为他诊脉。她从怀中取出一个小包:"这是川贝母,配合这位姑娘的药,应该能缓解咳血。"
林夏惊讶于她的医术:"您懂医理?"
"先夫是军医,随骠骑将军出征前教了我一些。"周娘子声音平静,却掩不住深藏的悲痛,"他再没回来。"
屋内一时寂静。油灯噼啪作响,墙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。
周娘子突然抬头:"你们就是今天大闹未央宫的异人吧?"
沈墨的手立刻按上剑柄。周娘子却笑了:"别紧张。能让皇帝如此震怒的,必是为百姓说话的人。"
她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:"这是先夫留下的。他最后一次出征前写道,军中疫病流行,士兵们宁愿死于匈奴刀下,也不想再忍受疾病和饥饿的折磨。"
林夏接过竹简,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军中疾疫的情况和药材短缺的困境。
"朝廷知道这些吗?"沈墨皱眉问道。
"知道又如何?"周娘子冷笑,"大司马大将军说,为大汉荣耀,牺牲在所难免。"
林夏想起昆仑镜中霍去病早逝的景象,心中一动:"周娘子,你见过霍去病将军吗?"
"去年他凯旋时,远远望见过。年轻得不像话,却已满头白发。"周娘子叹息,"听先夫说,将军常常彻夜不眠,为战事忧心。"
夜深人静,周娘子告辞离去,答应明日带更多药材来。林夏和沈墨在院中低声商议。
"直接说服汉武帝行不通,"沈墨望着夜空中的星辰,"得另想办法。"
林夏点头:"我在想,或许我们该从两方面入手—既要影响朝廷决策,也要让百姓发出自己的声音。"
"你的意思是..."
"李勇、周娘子这样的人,才是真正承受战争苦难的。他们的声音应该被听见。"林夏眼中闪烁着决心,"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组织起来,和平请愿。"
沈墨沉思片刻:"同时,我们还得设法取回昆仑镜。没有它,我们无法准确预知历史走向。"
次日清晨,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了众人。沈墨警觉地拔剑在手,林夏透过门缝观察—是周娘子,身后还跟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妇孺。
"快开门!"周娘子声音急促,"西市爆发瘟疫,官兵要封锁整个区域!"
众人慌忙让她们进来。一个瘦骨嶙峋的妇人抱着昏迷的孩子,跪倒在地:"求求神医,救救我儿!"
林夏立刻检查孩子,发现他高烧不退,身上有奇怪的疹子:"这不是一般的瘟疫...像是中毒。"
"是粮仓里的霉变赈灾粮。"一个老兵模样的人恨恨道,"官府把发霉的军粮发给灾民,吃死了好多人!"
林夏迅速配药,用昆仑镜化出的清水给孩子服下。孩子的呼吸渐渐平稳,妇人感激涕零。
周娘子环视屋内越来越多的病患:"这样下去不是办法。一旦官兵发现这里聚集这么多人..."
沈墨突然有了主意:"不如反其道而行。我们主动去找官兵,就说能治瘟疫。"
"太危险了!"李勇反对。
"正因为危险,他们反而不会怀疑。"沈墨分析道,"况且治好了瘟疫,百姓会感激,这就是我们凝聚人心的机会。"
林夏赞同这个计划:"我可以配制解药,但需要更多药材。"
周娘子挺身而出:"我去联络其他药铺。长安城里,受苦的不只我们几个。"
接下来的三天,林夏和沈墨在周娘子帮助下,救治了近百名患者。消息不胫而走,越来越多的百姓前来求医,其中不少是伤残士兵和阵亡将士家属。
第四天傍晚,一队官兵包围了院子。为首的军官冷着脸宣布:"奉郎中令张大人之命,请二位医师过府一叙。"
沈墨握紧剑柄,林夏却轻轻按住他的手:"我们跟你走。"
出乎意料,他们没有被押往大牢,而是来到了一处幽静的宅邸。张贺独自在书房等候,桌上摆着酒菜。
"二位别来无恙。"张贺示意他们入座,"这几日你们在民间的所作所为,我都知道了。"
林夏直视他的眼睛:"大人是要拿我们问罪吗?"
张贺摇头:"那日在未央宫,你们消失后,陛下独自对着昆仑镜看了很久。"他压低声音,"昨日早朝,陛下突然下令暂停部分征兵计划,并开仓放粮赈济灾民。"
林夏和沈墨惊讶地对视一眼。
"陛下虽未明言,但我看得出,昆仑镜让他看到了什么。"张贺继续道,"不过大将军卫青极力反对,认为这是示弱。双方争执不下,最后决定派使者与匈奴和谈,同时继续备战。"
沈墨冷笑:"两面手段,如何取信于人?"
"这正是问题所在。"张贺叹息,"陛下需要台阶下,既保全颜面,又能真正休兵养民。"
林夏沉思片刻:"大人为何帮我们?"
张贺目光炯炯:"我为官二十载,深知战争之苦。若你们真有办法带来和平,我愿冒死相助。"他取出一卷绢布,"这是三日后陛下微服私访的路线。他每月此时都会去上林苑祭天,只带少数随从。"
沈墨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:"您是要我们..."
"不是硬闯。"张贺急忙道,"陛下对上林苑一处泉水情有独钟,常独自在那里沉思。你们若能在那里等候,以诚相告,或有转机。"
离开张府时,夜色已深。林夏和沈墨避开巡逻的官兵,穿行在漆黑的小巷中。
"你觉得可信吗?"沈墨低声问,"会不会是陷阱?"
林夏正要回答,突然听到一声痛苦的呻吟。巷子深处,一个身影蜷缩在角落。
走近一看,竟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,衣着华贵却沾满血迹,面色苍白如纸。林夏检查他的伤势,发现他胸口有一处箭伤,已经感染。
"这伤...是军中的三棱箭。"沈墨皱眉,"寻常人不会受这种伤。"
少年突然睁开眼,虚弱却锐利的目光扫过二人:"你们...不是官兵..."
林夏为他清理伤口,少年咬牙忍痛,一声不吭。当林夏取出昆仑镜准备化药时,少年突然抓住她的手腕:"这镜子...我在陛下那里见过..."
沈墨立刻拔剑抵住少年咽喉:"你是谁?"
少年毫不畏惧地迎上剑锋:"霍去病。"
"霍去病?"沈墨的剑尖微微颤动,"骠骑将军霍去病?"
少年——不,青年将军虚弱地点头,随即又因疼痛皱起眉头。林夏这才注意到,他虽然面容年轻,眼角却已有细纹,鬓角竟夹杂着几丝白发。
"先救人。"林夏果断道,示意沈墨收剑。她将昆仑镜对准霍去病的伤口,镜面泛起微光,清泉般的液体缓缓流出,冲洗着化脓的伤口。
霍去病紧咬牙关,额头上渗出豆大的汗珠,却始终未发一声呻吟。当林夏的药剂敷上伤口时,他紧绷的身体才稍稍放松。
"将军为何独自在此?"沈墨仍保持警惕,"谁人敢伤大汉骠骑将军?"
霍去病苦笑:"微服巡视军营...遇袭。"他每说几个字就要停顿喘息,"不是匈奴...自己人..."
林夏与沈墨交换了一个眼神。昆仑镜中预示的霍去病早逝景象闪过脑海——莫非历史正在应验?
"先离开这里。"沈墨环顾四周阴暗的巷子,"太危险了。"
二人搀扶起霍去病,借着夜色掩护返回住处。刚推开门,屋内的李勇和周娘子同时惊起。
"这是..."周娘子目光落在霍去病苍白的脸上,突然僵住。她丈夫曾是霍去病麾下军医,自然认得这位年轻将领。
霍去病也认出了她:"周...夫人?"他声音嘶哑,"周军医的..."
周娘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情绪,最终还是上前帮忙:"扶他到床上。热水,快!"
众人忙碌起来。林夏再次使用昆仑镜为霍去病治疗,这次她让镜光直接照射伤口深处。霍去病惊讶地看着溃烂的伤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。
"仙家手段..."他喃喃道,突然剧烈咳嗽起来,帕子上留下点点血迹。
林夏为他诊脉,眉头越皱越紧:"将军肺腑受损已久,非一日可愈。"
霍去病摆摆手:"老毛病了。自漠北归来后便如此。"他环视屋内众人,目光最后停在林夏脸上,"你们究竟是何人?那日未央宫中..."
"我们是为阻止战争而来。"林夏直言不讳,"大汉与匈奴连年征战,百姓不堪其苦。"
屋内一片寂静。周娘子手中的铜盆咣当落地。
霍去病神色复杂:"你们可知匈奴年年犯边,杀我百姓?"
"知道。"沈墨沉声道,"但如今汉军深入漠北,又何尝不是杀戮无数?仇恨循环,何时是头?"
霍去病突然激动起来:"你们以为我愿意吗?"他声音嘶哑,"每一次出征,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...我知道他们大多回不来了..."又是一阵剧烈咳嗽。
周娘子默默递上热茶,眼中含泪:"先夫最后一封信说,军中疫病流行,缺医少药..."
霍去病痛苦地闭上眼睛:"我知道...我都知道..."他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,"但皇命难违...大汉尊严..."
林夏取出昆仑镜:"将军请看。"
镜中浮现出两个画面:一边是汉军与匈奴无休止的厮杀,田野荒芜,白骨露野;另一边则是驼队往来于丝绸之路上,汉人与胡人交换货物,其乐融融。
霍去病震惊地看着镜子:"这是..."
"可能的未来。"林夏解释道,"一条路是永无止境的战争,另一条是和平通商。"
就在这时,昆仑镜突然发出刺眼的光芒,镜面竟然从中间裂开一道细纹,两个画面同时扭曲、破碎。林夏惊呼一声,差点失手掉落宝镜。
"怎么回事?"沈墨扶住她摇晃的身体。
林夏脸色苍白:"镜子...显示了太多冲突的未来...它承受不住了..."
霍去病凝视着出现裂痕的宝镜,若有所思:"所以未来并非注定..."
"正因如此,我们才来到这里。"沈墨坚定地说,"为了改变那个血流成河的未来。"
屋外突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和铠甲的碰撞声。李勇从窗缝窥视,脸色大变:"官兵搜查!已经到隔壁了!"
霍去病挣扎着坐起:"扶我出去。他们找的是我。"
"不行!"林夏按住他,"你的伤..."
霍去病却已推开她的手,强撑着站起,整了整衣衫。尽管脸色仍苍白如纸,但当他挺直腰背时,那个令匈奴闻风丧胆的骠骑将军又回来了。
门被粗暴地踢开。一队官兵冲进来,为首的校尉正要呵斥,突然认出了霍去病,顿时跪倒在地:"将...将军!属下该死!"
霍去病声音虽弱却威严十足:"本将军微服查访民情,遇刺受伤,幸得这几位义士相救。你们退下吧。"
校尉不敢抬头:"可是大将军卫青有令,全城搜捕..."